2008年9月统考 大学语文B-3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时间:2023-07-31 09:03:01 作者:河南成人考试网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2008年9月统考笔试
大学语文B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8年9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古诗十九首
2.搜神记
3.胡适
4.同义词
5.李白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B 17.D 18.B 19.A 20.D
21.C 22.C 23.C 24.D 25.A
四、默写题(共5分)
26.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27.《黍离》全诗三章,首章清楚地表达了全诗的思想,后两章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吟唱同一内容,层层渲染,不断强化首章所表达的感情,使之淋漓尽致。
28. “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1) 建筑美:句式整齐之美。
(2) 音乐美:音韵节奏之美。
(3) 绘画美:色彩画面之美。
29. (1)写北京人 (2)说北京事 (3)纯用北京口语
六、论述题(15分)
30.(1)这篇文赋的最大特点是融景、情、理于一体。作者将被贬黄州时无以自托的空虚心情和对人生挚爱的旷达胸怀结合起来,既有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充满辞理并胜的风韵,使人叹服。文章从记游写起,写作者在月夜泛舟、举杯诵诗时的愉悦心情,并表现其阔大的胸襟,融情入景。然后通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接着,又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以苏子对水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议论转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析情。全文以水、月为主线,巧妙地将抒情、议论融入诗情画意之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句式上骈散相间,又善于用比喻,使文章势如流水,又跌宕多姿。
(2)《边城》主要描写湘西茶峒撑渡船老人与其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其中贯串着镇上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而造成悲剧的结局,集中刻划翠翠自然、健美、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翠翠代表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她从外表到内心都无比姣好,她的天真纯洁表现在毫无机心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翠翠之爱十分含蓄、朦胧。小说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正直朴素的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格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家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具有浓厚的牧歌情调。
七、作文(40分)
31.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3)内容要切题,思想感情积极健康。
(4)条理清晰。
(5)书写规范。